本·拉登被击毙70多天后,人们担心的恐怖反扑并未指向反恐的急先锋——美国,而是与本·拉登毫无牵联的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
7月13日的连环爆炸事件是“9·11事件”后孟买遭受的第五次重大恐怖袭击。作为一个恐怖主义频繁光顾的命运多舛之城,恐怖分子的炸弹声,激起的不应仅仅是对恐怖分子的愤慨,人们更需要对恐怖活动斗争策略进行理性思考。对比先前的反恐战略,治恐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恐怖袭击流行色:连环爆炸依然是恐怖袭击首选
“9·11事件”发生后,反恐专家们曾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传统意义上的恐怖活动,如“炸弹”虽然仍将继续下去,但新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网络的建立,将为恐怖主义提供新的手段和选择。然而,10年过去了,这些预言并未成为现实,连环爆炸在恐怖袭击手段的榜单中依然位列榜首。借助先进的炸弹载体和施爆手段,连环爆炸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
简易爆炸装置导致恐怖袭击普及化。孟买恐怖袭击手法并不算高明,3起爆炸均是由恐怖分子惯用的简易爆炸装置唱主角。作为费效比最高的武器,简易爆炸装置的花费仅占相同当量炸弹的1%。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所用的炸弹仅值400美元。由于制造简易爆炸装备所用的化肥、汽油和酒精能够十分容易且完全合法地购买和贮存,因此简易爆炸装置正日益成为恐怖分子所使用的最为危险的武器和与反恐力量抗衡的非对称武器。伊拉克战争期间,伊境内武装组织的简易爆炸装置曾给驻伊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美国一度担心,简易爆炸装置若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转移到美国本土,对美国的国土安全将是一场噩梦。
车载爆炸的恐怖效果更大。此次孟买连环爆炸事件中,恐怖分子使用的依然是车载简易爆炸装置。与人体携带炸弹和预设爆炸装置相比,车载简易爆炸装置不但能够保护恐怖分子的生命,而且可以携带更大当量的炸药,造成的破坏也更大。
车载简易爆炸装置的始作俑者是黎巴嫩真主党。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黎巴嫩真主党广泛使用车载简易爆炸装置对以军车队发动袭击。阿富汗战争期间,“基地”组织把车载爆炸袭击的运用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们通常运用多台车辆,头车用做诱饵或障碍物。一旦停下来,盟军开始来检查或将其扣留,配备爆炸装置的后续车辆随即冲上来,从而增加伤亡。
遥控可以制造上百处的超级连环爆炸。作为一种低级恐怖袭击手段,简易爆炸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通过遥控设备可以制造上百处的超级连环爆炸。遥控起爆是相对简单、易于掌握的低技术施爆方式。车库门开启器、汽车蜂鸣器、密码卡、门铃、玩具汽车遥控器、FRS和GMRS双向无线电、蜂窝电话和寻呼机等都能进行无线频率指令起爆。而且,采用无线电、手机和其他遥控装置后,恐怖分子能从远距离观察爆炸效果而没有任何危险。一旦得逞,不会在现场留下任何犯罪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