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是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53年5月,法军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歼灭越军主力的计划,越军决定对奠边府实施进攻,武元甲任总指挥,实际策划指挥整个战役的是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但由于中越交恶,中国在战役前后帮助越南独立的事实已淡出越南史册。图为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陈赓(左三)与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左二)、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左一)在一起。
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和越军作战局中国顾问茹夫一在奠边府前线协助指挥。中国军事顾问于步血、董仁、徐成功分别担任在、越军主力师308、312、316师顾问,协助师长指挥。中国顾问马达卫(后为原野)是越军炮兵顾问。在广西境内未完成集训的越军高射炮营亦赶往奠边府,中国顾问甚至配属到连。图为胡志明与中国军事顾问团在北越根据地,左起:范文同、长征、阮志清、胡志明、陈赓、黎文良、罗贵波。
法国于1953年11月,派出大量伞兵部队,侵占了奠边府,构筑大量碉堡,并由上万军队据守,使奠边府成为一个“山林中的航空母舰”。但中国介绍了近逼作业、堑壕接敌的打法,还派出从朝鲜归国的志愿军坑道专家前往奠边府,帮助指导实施暗壕作战,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奠边府一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实现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不过武元甲大将在回忆录《奠边府——历史召唤时刻》中淡化了中国的作用:书中从未谈及中国顾问团的人数多寡、级别高低、起何作用,也没有提到越军所使用的现代化武器来自何处。图为1953年11月,法国空降兵降落奠边府。
法国空军对越共军事基地进行轰炸。
被法军占领的越南农村。
撤离的越南难民。
奠边府战役前武元甲向胡志明汇报战役决心。
奠边府战役中,越南人民军正在一条老(挝)越(南)边境围绕法军要塞的一战战壕里休整,不难看出他们使用是苏制“波波沙”冲锋枪,戴的头盔和东德人民军的也颇为相似。
奠边府战役中的支前队员。
准备投入战斗的越南人民军士兵。
作战前的法军士兵。
法军防御阵地。